2010年厦门国民经济运行情况
2010年是厦门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,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行政辖区,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,制约城市发展的“一市两法”和体制机制难题得到有效破解;国务院同意厦门发挥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试验区作用,扩大金融改革试点,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,厦门成为全国保险改革发展实验区、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、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、低碳试点城市和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等等,厦门经济特区优势更加凸显。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,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深入贯彻学习胡锦涛总书记、贾庆林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视察福建、厦门的重要讲话精神,认真贯彻省委八届九次、十次全会和市委、市政府一系列工作部署,打好“五大战役”,抓实“五个着力”,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,特区发展的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。
一、经济运行由快速回升向稳定增长发展
2010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良好态势,但是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、房地产调控力度持续加大、通胀压力增大以及上年基数逐步走高等因素的影响,全年GDP增速由年初的高位运行向趋于稳定发展,一季度、上半年、前三季度及全年的GDP增速分别为17.7%、17.0%、16.2%和15.1%。经济增长趋于平稳,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更为稳固。2010年,厦门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,实现2053.74亿元,完成“十一五”规划目标。其中,第一、二、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.00亿元、1026.86亿元和1003.88亿元,分别增长3.2%、20.4%和9.7%。三次产业结构为1.1:50.0:48.9。
从经济增长速度看,受国内经济形势较好和国外市场探底趋稳的带动,厦门市工业形势产销两旺,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,对GDP增长的贡献最大,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每个季度均超过60%,全年拉动GDP增长9.9个百分点,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.3%,比上年提高3.3个百分点。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.2%,拉动GDP增长4.7个百分点。其中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领先增长,分别增长19.5%和18.0%,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14.6和16.5个百分点,批发零售业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达到42.8%;受国家楼市调控政策等因素的影响,房地产业出现较大回落,房地产业增加值增幅由上年的增长47.4%回落到下降18.2%,对全市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产生了较大影响,对GDP的影响达1.3个百分点,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则达到2.6个百分点。
二、工业生产速度和企业效益均较快增长
2010年,厦门规模以上工业共有企业2255家,完成工业总产值3670.82亿元,比上年增长33.9%,产值规模位居全省第三,增幅名列全省第二;实现工业增加值890.39亿元,比上年增长24.5%,规模以上工业依然是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。全年工业用电总量85.42亿千瓦时,比上年增长22.3%。12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53.07亿元,比去年同月增长24.6%,比上月环比增长5.3%,单月产值再创历史新高,工业产值自六月份以来已连续七个月超过300亿元。2009年工业增速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,年末工业增速比年初提高近20个百分点,2010年工业生产呈现高开高走态势,元月份实现开门红,增速高达55.2%,此后,各月累计增幅均保持在33%以上的水平,没有出现基数抬高导致增幅明显下滑的局面,显示全市工业内在增长动力强劲。
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。1-11月,厦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首度突破200,创历史新高,为200.97,比去年同期提高25.6个点。其中,总资产贡献率13.6%,上升2.12个百分点;资本保值增值率122.91%,上升11.53个百分点;资产负债率53.47%,下降0.45个百分点;流动资产周转率2.11次,加快0.17次;成本费用利润率7.86%,上升1.14个百分点;全员劳动生产率13.73万元/人,净增2.34万元/人。实现利润241.47亿元,利润总量位居全省第二,增长56.3%。全市33个行业大类有32个行业实现了盈利,其中通信设备、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76.1%,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0.7%。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有1608家企业实现了盈利,占71.3%;有1394家企业利润实现增长,占61.8%,其中有19家企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增加上亿元。
主导产业拉动作用明显。2010年全市电子、机械、化工三大支柱行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63家,占全市企业数的56%;完成工业总产值2769.31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5.4%,行业集中度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;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1.9%,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7.8个百分点。全年电子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32.41亿元,增长42.1%;机械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44.13亿元,增长31.1%;化工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92.76亿元,增长28.6%。
十三条产业链有六条超过百亿元,两条超过五百亿。厦门市精心梳理、重点发展的十三条产业链,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359.22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4.3%,增长32.6%,分别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产业链、平板显示产业链、汽车产业链、农副产品与食品加工产业链、工程机械产业链和现代照明和太阳能产业链,其中前两条产业链规模已经超过500亿元。另外,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业链完成产值99.73亿元,接近100亿元。
新增企业生产形势良好。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5家,完成工业总产值96.6亿元,实现产值增量79.11亿元,占全市产值增量的8.9%。其中完成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有13家,乐捷显示科技(厦门)有限公司产值规模超30亿元;完成产值在5千万-1亿的企业有13家;完成产值在1千万-5千万的企业有106家。
重点工业表现优异,支撑全市工业增长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434家,合计完成产值3142.18亿元,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5.6%,实现产值增量795.17亿元,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9.6%。其中产值增量超10亿元的有10家,产值增量1亿元-10亿元的有113家,产值增量5千万-1亿元的有97家。厦门正着力打造海西乃至全国重要的平板显示(光电)生产基地,电子行业中的平板显示(光电)企业表现特别抢眼,近年大量引进了台湾平板显示(光电)制造大企业,出现了如友达光电、宸鸿科技、冠捷显示、乐捷显示、达运精密等一大批产值规模大、订单来源稳、增长潜力足、科技含量高的企业,为全市工业增长做出重要贡献。
产销衔接良好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3651.2亿元,产销率为99.5%,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.63个百分点,在全省九地市中稳居第一。完成出口交货值1561.46亿元,比上年增长32.6%,出口交货值率42.8%。全市实现出口交货值的企业1114家,比上年出口增长的有803家,其中实现出口增量上千万元的企业有334家。
三、“三农”工作取得新进展,农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
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,大力实施“金包银”工程,加快发展“一村一品”、农村生态休闲旅游,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加快。2010年,厦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.53亿元,比上年增长3.6%。其中,农业产值16.06亿元,增长2.3%;牧业产值11.89亿元,增长6.8%;渔业产值6.29亿元,增长3.5%;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.18亿元,增长2.6%。
农业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情况为: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4.22万亩,比上年增长2.3%。粮食播种面积12.36万亩,下降1.7%,全年粮食总产量为4.50万吨,下降0.5%;蔬菜播种面积25.44万亩,增长7.7%,蔬菜总产量54.49万吨,增长13.4%;年末水果实有面积11.10万亩,下降6.2%,全年水果总产量为1.42万吨,下降18.9%。全年肉类总产量7.20万吨,增长12.4%;蛋品总产量4340吨,下降6.1%;奶品总产量604吨,下降18.3%。年末全市生猪存栏数37.83万头,下降21.0%,全年生猪累计出栏94.24万头,增长14.2%;年末家禽存栏数174.93万只,增长1.3%,全年家禽累计出栏数385.91万只,增长1.1%;全年水产品产量3.79万吨,增长3.0%。
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形势良好。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,本年新增国家驰名商标4个,全年厦门市33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200.42亿元(预计,下同),增长17.5%;出口创汇4.51亿美元,增长15.3%;上缴税金6.73亿元,增长24.8%;带动本地生产基地种植面积18.49万亩、牲畜饲养量37.79万头;带动本地农户数13.55万户,增长10.1%;吸纳本地农户从业人员2.43万人,增长34.9%。发展一批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经济,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5家,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.6万人次。开展汀溪、新圩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,15个重点村旧村改造和9个老区山区村建设有序推进,全市自然村通达公路硬化率达80%,行政村通客车率达95%,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6.9%,完成25个山区村安全饮水工程,建设生态风景林1.09万亩,基本完成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项目。
农民人均纯收入首破万元,连续六年稳居全省首位。2010年,厦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033元,比上年增加880元,增长9.6%。工资性收入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,全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339元,增长11.3%,占纯收入的53.2%,拉动农民纯收入增长5.9个百分点。其中人均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收入3998元,增长8.6%;人均外出从业得到收入848元,增长29.9%;人均财产性纯收入1345元,增长16.1%,其中人均租金收入927元,增长13.9%;人均转移性纯收入328元,增长25.7%;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021元,增长2.8%。农民消费稳步增长。全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523元,比上年增长9.8%。其中,食品消费支出3109元,增长9.7%,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(恩格尔系数)为41.3%;衣着消费增长16.8%,居住消费增长4.8%,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增长15.2%,交通和通讯消费增长13.2%,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增长7.4%,医疗保健消费增长4.1%,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增长18.4%。
四、投资平稳增长,民间投资作用增强
2010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势头,投资结构有所改善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1009.98亿元,比上年增长14.5%,其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6.69亿元,下降12.6%;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93.3亿元,增长15.1%。
新开工项目较快增长。2010年全市新开工项目330个,比上年增加52个,计划投资总额219.69亿元,平均投资规模6657万元/项。全年共有29个计划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开工建设,主要有闽南古镇、百路达工业园、益杨电子、特易购、海投腾龙码头、晨宏电子三期、会展中心三期等,重点投向基础设施、工业、商业及酒店业等。
投资结构有所变化。城镇投资中,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3.1%,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.0%,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.2%,第二产业投资增幅高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.5个百分点;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的0.06:19.15:80.79调整为0.04:20.67:79.29。
投资行业分布集中度较高。2010年全市各行业投资中规模居前四位的行业分别为房地产业、制造业、交通运输业和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,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比分别为39.9%、18.0%、16.4%和11.9%, 合计比重达86.2%,比近五年平均值高出11.6个百分点,近年来这四大行业一直是投资最多的行业,表明投资在行业分布上更加集中,特别是向房地产和制造业集中的倾向比较明显。
主要行业投资出现分化。一是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高位运行。受土地购置费大幅增加的影响,全市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幅,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96.13亿元,增长34.5%,其中土地购置费250.34亿元,增长56.7%,占房地产投资的63.2%,拉动房地产投资增长30.7个百分点。二是基础设施行业投资下滑。全年基础设施投入313.10亿元,下降3.2%,比上年大幅下滑15.8个百分点。其中电力、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大幅下降,全年完成投资25.62亿元,下降21.3%;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速继续回落,由年初的增长17.5%下滑到年末的下降3.7%;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保持平稳,全年增长6.8%。三是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。全年完成投资178.99亿元,增长34.6%,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0.1个百分点,其中电子、机械、化工三大支柱行业完成投资80.03亿元,增长78.6%。卷烟厂金桥生产线技改、正新海燕子午线轮胎二期、宸鸿科技三期、景致光电等项目是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龙头项目。四是服务业投资增速加快。全年批发零售业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、金融业、住宿餐饮业投资分别增长21.9%、38.3%、1.16倍和40.0%,主要大项目有特易购五缘湾项目、红星美凯龙、柒牌营运中心、国际银行科研中心、帝元维多利亚酒店等。五是社会事业投资基本持平。
新开工楼盘大量增加,商品房销售低迷。全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787.73万平方米,增长2.2倍;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,商品房市场价升量跌,观望气氛浓厚,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26.77万平方米,下降19.4%,商品房销售额379.12亿元,下降9.9%,其中商品住宅跌幅较大,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40.5%和22.9%;由于近年竣工项目多,销售低迷,商品房待售面积大量增加,年末待售面积197.82万平方米,增长34.3%。
民间投资加快增长。全年城镇项目中民间投资完成143.03亿元,增长45.%,占城镇投资的26.6%,比上年提高8.1个百分点,延续了快速增长的态势;国有投资比重和增幅有较明显回落,但仍为各经济类型之首,全年完成投资25.90亿元,下降21.0%,占城镇项目投资的48.1%;全年港澳台及外商完成投资136.78亿元,增长30.8%,占城镇项目投资的25.3%。
五、居民收入稳步增长,消费市场较快增长
2010年,厦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53元,比上年增长12.0%,增幅比上年提高2.9个百分点;扣除价格因素后,实际增长8.7%。从居民四大收入构成来看,均呈上升趋势,其中,人均工资性收入23314元,增长13.0%;转移性收入6579元,增长21.4%;财产性收入1676,增长10.7%;经营净收入2297元,增长5.3%。
消费结构继续优化。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1元,比上年增长11.0%,增幅比上年提高4.9个百分点。八大类消费中除医疗保健、杂项商品和服务下降外,其余均有不同幅度增长,人均食品支出7275元,增长5.8%,占消费支出的36.4%,比上年下降1.8个百分点;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597元,增长9.0%;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307元,增长15.9%;受居民购买家用汽车拉动,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4075元,增长34.2%;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403元,增长17.8%。居住条件继续改善。抽样调查资料显示,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2.17平方米,比上年增长4.6%,其中三居室及以上的住房比重达46%,比上年提高1.5个百分点。
2010年,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6.55亿元,比上年增长21.0%,增幅比上年提高6.8个百分点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.8个百分点,在全省九个设区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增幅均居第二位。扣除物价因素,实际增长17.7%,快于最近三年平均增幅1.8个百分点。国家刺激汽车和家电消费的政策持续见效,居民就业状况良好,城乡居民收支稳步增加,最低工资标准上调、扶持“三农”政策的出台等均对消费增加起到了支撑作用。其中,批发业实现零售额54.13亿元,增长9.3%;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54.87亿元,增长23.2%;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5.07亿元,增长25.4%;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2.48亿元,增长14.0%。
限额以上企业仍然是带动全市零售市场增长的主力。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454.88亿元,增长27.1%,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5.3%,比上年提高3.1个百分点,直接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.8个百分点。其中,零售额超亿元的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达95家,比上年增加33家,净增零售额81.92亿元,增长30.4%,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.2个百分点;全市主要大型超市、百货业和家电手机卖场全面增长,全年净增零售额13.35亿元,增长16.7%,其中麦德龙等大型超市实现零售额增长6.1%,华联等大型百货增长20.4%,国美等大型家电、手机卖场增长31.5%;星级住宿和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0.96亿元,增长19.7%。
“家电下乡”和家电“以旧换新”政策刺激家电消费增长,全年继续实施的汽车减税等政策推动了汽车持续旺销,限额以上企业中汽车、石油类、家电和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四成,占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零售额的比重高达63.3%,其增幅较快增长带动全市零售快速增长。全年汽车类、石油及制品类、家用电器类和办公用品类合计实现零售额262.09亿元,分别增长41.2%、36.5%、32.7%和44.4%,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.0个百分点。
六、改革开放更加深入,前沿平台作用更加凸显
国际化现代化步伐加快。成功举办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和第十四届投洽会,习近平副主席亲临会议并做了主旨演讲,8个外国元首、54个国家和地区的部长出席会议。厦门作为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综合案例首个亮相城市,受到广泛好评。毕马威公司在厦设立分公司,国际四大知名会计师事务所齐聚厦门。与德国特里尔市缔结友好城市,国际友城增加到15个。
对外贸易全面恢复并创新高。2010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大关,达到570.36亿美元,增长31.7%,其中出口353.25亿美元,增长27.7%;进口217.12亿美元,增长38.7%,进出口绝对量已经超过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。三资、国有企业扭转下降态势实现快速回升,全年三资企业完成进出口311.51亿美元,增长34.0%,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54.6%,其中出口175.00亿美元,增长27.4%;国有企业完成进出口78.39亿美元,增长28.1%,其中出口32.78亿美元,增长39.0%;私营企业保持旺盛增势,全年完成进出口171.16亿美元,增长30.1%,其中出口138.38亿美元,增长25.8%。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持续增长。全年机电产品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实现166.97亿美元和86.08亿美元,分别占全市出口的47.3%和24.4%,分别增长31.6%和31.2%,高于全市出口增幅3.9和3.7个百分点。
利用外资结构趋于优化。2010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98个,合同利用外资16.43亿美元,增长20.4%;实际利用外资16.97亿美元,仍居全省首位,增长0.6%。其中,千万美元以上项目82个,合同外资13.48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39.4%,其中新批项目45个,合同外资5.73亿美元,增资项目37个,合同外资7.75亿美元。服务业利用外资增势明显。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数在第一、第二、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是0.2%、29.4%和70.4%。第三产业引资项目数增加40个,合同利用外资9.84亿美元,增长36.9%,占全市合同外资的59.9%,比重比上年提高7.2个百分点,其中批发零售业、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、计算机应用信息咨询业、卫生体育娱乐业分别增长1.8倍、4.7倍、44.9%和39.8%。第二产业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增长2.0%,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7.2%下降到40.0%。外资企业增资扩股踊跃。全年有192家外资企业办理增资,增资项目合同外资额9.53亿美元,增长45.6%,占全市合同外资的58.0%。
对台交流合作更加密切。积极推进与台湾在先进制造业、金融业等十个领域的对接,成立了首个两岸合作呼叫服务中心、海峡物流合作发展中心。率先向在厦台胞发售厦门旅游年卡。厦门华天购物、厦门国贸赴台设立分支机构。全年新批准设立台资项目172个,合同台资1.45亿美元,实际利用台资0.63亿美元。对台贸易大幅增长。台湾地区是厦门市第二大贸易伙伴,2010年厦门市对台进出口贸易总额62.03亿美元,增长47.7%,其中进口增长强势,全年自台进口53.17亿美元,增长56.2%,占全市进口总额的24.5%,成为厦门市进口第一大来源地;对台出口10.61亿美元,增长33.3%。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进口台湾商品比上年增长46.6%,厦门口岸台湾水果进口增长44.1%,居大陆各口岸首位。获准率先为部分公务人员办理赴台“一年有效、多次往返”签注,试点开展在厦暂住半年以上人员赴金门旅游,厦金旅游成倍增长,厦金小三通航班增至每日36班,实现行李双向托运,全年运载旅客达127.86万人次,增长6.9%。厦门航点成为第二轮两岸货运直航包机航点,开通了海西首条对台全货机航线,厦门目前已与台北的桃园和松山机场、台中的清泉岗机场、高雄的小港机场实现直航,每周航班数量达56个,全年厦门空港出入境台湾籍旅客总计27.8万多人次,比上年增长1.3倍。成功举办第二届海峡论坛、第十四届台交会、第二届海峡杯帆船赛、第二届厦金海峡横渡活动、第六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等一系列重大涉台活动。厦门卫视成为大陆首个入台驻点的城市媒体,厦台合作的歌仔戏《蝴蝶之恋》、电视剧《神医大道公》获得好评,厦台经贸文化交流更加密切。
航运枢纽港建设加快。2010年,厦门港和漳州港港区资源实现了全面整合,厦门港由八个港区扩大为十二个港区,深水岸线增加27公里,原厦门港港区享受的税费、补贴、口岸通关等各项优惠政策将延伸至原漳州港所有港区,实现整合后厦门港所有港区“同港同政策”,对进一步优化港口功能布局、实现港城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。全面改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,厦门成为第一个个案享受两岸直航政策的城市,国际邮轮在我国沿海多港挂靠政策在厦门率先实现,国际邮轮母港建设步伐加快。海沧港区14#-19#6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、浏五店南部港区3个五万吨级散货泊位基本建成,厦门港主航道扩建三期工程(15万吨级航道)年内正式开工建设,全港现有生产性泊位92个,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6个,5万吨级以上泊位18个,10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,集装箱、煤炭、石油等专用码头一应俱全,最大靠泊能力达到15万吨以上。全年厦门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930.52万吨,比上年增长25.5%,集装箱吞吐量582.43万标箱,增长24.4%;空港完成旅客吞吐量1320.66万人次,增长16.6%,完成货邮吞吐量24.52万吨,增长25.1%。
七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
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。2010年CPI月度同比涨幅呈现“M型”态势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(CPI)比上年上涨3.0%,涨幅比上年提高5.7个百分点。其中,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.9%,消费品价格上涨3.4%。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呈“五升三降”态势,食品类上涨8.1%,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.3%,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4.7%,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.2%,居住类上涨4.3%;衣着类下降6.7%,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2.2%,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.4%。食品类价格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最主要因素,食品类价格上涨拉动全市CPI上涨2.74个百分点,影响率达91.3%。
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降幅收窄。2010年,厦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9.19,降幅比上半年、三季度分别收窄0.33和0.22个百分点。其中,轻工业产品价格下降2.87%,重工业产品价格上涨4.19%。从两大部类来看,生活资料产品出厂价格下降0.1%,其中衣着、一般日用品、耐用消费品出厂价格分别下降0.08%、0.99%和2.43%,而食品类产品出厂价格则上涨2.74%;生产资料产品出厂价格下降1.07%,其中原料类产品出厂价格上涨14.2%。
商品房销售价格涨幅回落。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逐步实施和落实,商品房销售价格涨幅呈现下降趋势。2010年,厦门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5.7%,涨幅比一季度、上半年、三季度分别缩小3.4、2.7和1.1个百分点,涨幅逐月缩小。
八、财政金融运行稳定有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
2010年,厦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,达526.02亿元,为全市GDP的25.6%,增长16.5%。其中,地方级财政收入289.17亿元,为全市GDP的14.1%,增长20.2%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总量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,五年分别年均增长20.9%和24.1%,增幅在全省九地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。在地方级财政收入中,税收收入增幅稳步上升,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,全年完成239.70亿元,比上年增收35.34亿元,增长17.3%,占地方级收入增量的72.6%,拉动地方级收入增长14.7个百分点。其中,企业所得税、个人所得税、契税、印花税、土地增值税增收明显,合计增收28.51亿元,分别增长28.0%、21.7%、60.3%、43.0%和81.8%。
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,加大民生工程投入,提升公共生活水平,包括基础教育、公共卫生、住房保障、公共交通、环保等的实质性提高,保障民生福利。全年财政支出306.82亿元,增长14.5%。其中环境保护支出10.16亿元,增长85.6%;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4.85亿元,增长15.8%;教育支出42.64亿元,增长13.0%;科学技术支出9.52亿元,增长13.4%;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0.29亿元,增长65.7%;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.09亿元,增长11.1%。
全年金融市场运行稳定,存、贷款较快增长。2010年末,厦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440.60亿元,比上年增长27.5%,比年初增加960.16亿元;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621.72亿元,增长21.1%,比年初增加632.08亿元。年末,厦门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961.84亿元,增长25.3%,其中,企业存款1370.23亿元,增长3.8%;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46.72亿元,增长16.3%。厦门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165.14亿元,增长20.2%。其中,中长期贷款余额2019.24亿元,增长17.5%,占全市中资金融机构本币贷款余额的63.8%;短期贷款余额1048.03亿元,增长31.3%。
九、岛外新城建设稳步推进,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
岛外新城建设全面启动。完成了集美、海沧、同安、翔安四个岛外新城71平方公里核心区的规划,共安排178个岛外新城建设项目。翔安隧道通车、福厦动车组通车、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、BRT快速公交二号线同安段通车,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。岛外投资大幅增长,比重上升。全年岛外四个区完成城镇投资610.87亿元,增长28.1%,高于全市城镇投资增幅13.0个百分点,比重由上年的55.2%上升至61.5%。其中同安、翔安、集美区投资增幅分别为42.9%、36.1%和29.6%,均大大高于全市城镇投资增幅。
制造业重心移至岛外。岛外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的近三分之二,集美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54.29亿元,增长38.0%;同安区完成328.29亿元,增长21.8%;翔安区完成645.64亿元,增长68.7%;海沧区完成754.81亿元,增长24.3%。岛外工业规模不断扩大,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64.9%,比重比上年提高2.7个百分点。特别是翔安区随着火炬翔安园建设的推进以及友达光电的带动,工业总产值规模迅速扩大,从2005年的近60亿元快速增加到超过600亿,五年平均增速达到60%以上。
岛外商业氛围逐步提升。传统商贸业发达的岛内两区仍占据消费品市场主要份额,全年思明区和湖里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实现342.75亿元和205.57亿元,增幅分别为18.5%和 24.5%;岛外海沧区引进多家汽车4S店,受汽车石油消费快速增长的带动,全年零售额增幅达47.4%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6.4个百分点,集美区、同安区、翔安区增幅分别为13.2%、16.6%、12.4%。岛外四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的21.3%,比上年增加1.5个百分点,岛内外市场份额差距逐步缩小。
区级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。2010年区级财政收入达85.95亿元,比上年增长23.6%,比市级财政收入增幅高出3.4个百分点。岛外四个区收入增长尤为喜人,收入合计51.92亿元,增长31.6%,分别高于区级财政收入和市级财政收入增幅8.0和11.4个百分点。
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增强。岛外海沧区、集美区、同安区、翔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07.43亿元、280.86亿元、146.91亿元、196.27亿元,增幅分别为14.8%、19.7%、13.8%和34.7%,均高于岛内两区的增幅;岛内思明区和湖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08.52亿元和513.74亿元,增幅分别为12.5%和14.1%,岛内外经济总量规模越来越接近,岛外四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已占全市的45.4%。思明区是全市的行政、金融、商贸中心,其第三产业比重高达80.5%;其他五个区为工业主导型格局,特别是翔安、海沧两个区第二产业比重均超过70%;其他三个区第二产业比重也超过50%。
Cankaoziliao
http://www.stats-xm.gov.cn/tjzl/tjgb/xwfb/201101/t20110121_18137.htm
厦门市统计局